土壤污染防治法规频出台 产业规模将达千亿元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其中,在强化污染防治方面,土壤将是重点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千万公顷量级的耕地正遭受各种污染的侵袭,土壤修复工作亟待加强。近年来,国内对土壤污染防治的关注不断升温,一些先行区域已做出实际的努力。国家主管部委也在积极填补政策空白,多项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有望在近期出台。土壤修复或将成为一个规模达千亿元的产业。
法律空白制约土壤保护
“全国土壤环境状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这是今年10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发出的声音。此前,国家有关部门历时6年开展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结果虽至今未向外界公布,但环保部官员也一再坦言,“我国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我国的土壤污染究竟“不容乐观”到何种程度?业内人士有着以下几种估算,分别为受污染土地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1/10、1/6以及1/5。无论哪种估算更接近现实,受污染土地的面积都将在1000万公顷以上,相当于10到20个天津市的面积。
重庆大学教授陈德敏长期关注我国土壤污染问题。他指出,工业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污水灌溉,农药、化肥等化学制品,重金属污染,非降解农膜的大面积使用,是导致我国土壤污染的主要因素。
截至目前,我国尚没有出台一部专门针对土壤防治的法律。在专家看来,没有法律、法规的约束,是国内土壤污染问题不断加剧的根源。
“破题”防治机制
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地方政府已经在机制建设方面做出努力。南港工业区是国内最早关注土壤污染防治的工业园区。早在2010年,南港工业区便出台了关于加强土壤防治工作的意见,为国内工业园区防治土壤污染提供了借鉴的“范本”。
南港工业区要求入区工业项目,在建设项目环评阶段应对项目建设地点土壤的环境现状进行背景调查,并将有关结论纳入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在企业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并进行处理后,以及因撤消或搬迁等原因撤离原址时,企业也应对场地土壤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估。若造成污染,应对其进行治理和修复,确保土壤及地下水相关指标达到事故前或建厂前水平。
国家主管部门也在积极推动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出台。记者从中投顾问了解到,由环保部牵头制定的《全国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目前已进入国务院审批程序,2013年年初将正式公布。与此同时,《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即将颁布实施。随着政策、法规的完善,国内土壤污染防治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有观察人士指出,围绕土壤污染防治特别是土壤修复领域,将形成一个千亿级别的新产业。
土壤修复将提速发展
土壤修复是与土壤污染防治相伴相生的词组。所谓土壤修复,就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土壤修复将是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核心之一。
随着《全国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在近期的推出,业内人士相信,政府将加大在土壤修复方面的资金投入。与此同时,像南港工业区这样先行区域推行的“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在今后得到推广的话,也将彻底破解土壤修复长期面临资金筹集困难。
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指出,受政策推动,土壤修复在众多企业的热捧下已然成为环保行业的“新宠”。“十二五”期间土壤修复领域的产值有望达到千亿元。
但专家也同时指出,目前土壤修复正处在起步阶段,经营机制和标准都不成熟,国外在环境修复领域起步较早,我们可以借鉴欧美先进国家的模式。
上一篇: